海外部分

1.印度加爾各達服務學習(2007/8/15-25及2008/8/21-31)
 
  本校耶穌會使命室於2006年8月底針對服務學習課程之老師,舉辦「加爾各答垂死之家學習之旅」,共有來自不同院系之十八名師長參與服務志工之行列。其中四名來自醫學院的師長,於開學之後,藉不同的機會與課程,與醫學院之師生分享在垂死之家與相關機構服務,所引發的對生命的深度體驗和心得,獲得院內師生同仁廣泛之迴響與肯定。
  目前垂死之家成為國際間青年嚮往服務的地方,尤其每年寒暑假期間,各國青年志工群集,在這裡互相鼓勵,彼此學習。年青活力影響所及,垂死之家不再死氣沈沈,反而成為生命的光輝流動之所。有鑑於此,本院於2007年暑假帶領醫學院師生同往印度加爾各答垂死之家,藉著志工服務,以及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志工的交流,作深入的學習,並藉此激發師生對生命價值尊嚴深刻體驗,以及醫學教育之深刻省思。

2008服務團隊(8/21~8/31) 2007服務團隊(8/15~8/25)

2.蒙古烏蘭巴托服務學習(2008/7/22-8/1)

  輔仁大學耶穌會使命室秉持著以源自服務經驗出發的教育精神,強調「服務」與「學習」並重的理念,特於2007年7月底,帶領17位輔大師生與在蒙古有多年醫療服務經驗的韓國天主教大學,共同舉辦一場為期13天的『國際性服務-學習跨校合作方案:烏蘭巴托服務之旅』,獲得校內、外各界人士廣泛之迴響與肯定。

  有鑑於此,本校即積極思考如何為蒙古國在轉型過程中提供一份心力,旋即籌劃2008蒙古烏蘭巴托暑期醫療服務(由醫學院組成)及社會服務團隊;並希望經由持續性服務活動的安排,增進台灣與蒙國師生文化交流,促進良好國民外交,以具體落實亞洲基督宗教、大學院校聯盟「為亞洲地區弱小國家服務」的教學策略;並期望藉由海外服務活動,拓展參與師生國際化、地球村的視野,體驗多元學習,建立世界公民義務的價值觀及國際社會人文關懷的使命感參與責任感,實踐本校「發揮仁愛精神,關懷社會」的宗旨與目標。



2008服務團隊(7/22~8/1)

3.坦尚尼亞醫療服務團(自2011年起迄今,每年8月-9月出團)

 
  一百五十年來,天主教教會在坦尚尼亞悉心耕耘,致力於改善當地的教育、飲食、醫療與難民營等問題,同時也是當地解除黑奴制度的重要推手之一,為當地極具威望的宗教團體。龍若望神父曾於1989年至1991年間赴坦尚尼亞擔任志願服務學生,於服務期間深入坦尚尼亞當地文化,也學會Kiswahili語與當地原住民馬賽族的語言,並與當地教會建立合作的信任基礎。
 
  國立清華大學志工中心於2008年成立「坦尚尼亞教育志工團」,邀請曾經在坦尚尼亞服務多年的龍若望神父(Fr. Jean-Pascal Lombart) 擔任領隊及顧問,將台灣豐富的資源傳遞給渴望知識的坦國學童。
 
  2011年,由龍若望神父所領導與創辦的非營利組織「台飛國際交流協會」正式成立。台飛國際交流協會以永續發展國際志工服務、推動台非互惠合作平台,以及培養台灣和世界各國的國際發展人才為目標,由龍若望神父與來自不同背景、有國際志工經驗的社會人士和學生們為相同的目標一同努力。因此,在台飛國際交流協會的指導下,輔仁大學服務學習中心與輔仁大學醫學系共同合作,成立了輔大坦尚尼亞醫療服務志工團,前往非洲坦尚尼亞的馬賽部落進行為期兩週的醫療服務與公共衛生調查。
 
  坦尚尼亞幅員遼闊、原野風光明媚,人民生性純樸,生活方式簡單而原始。然而,由於醫療可近性不足、衛生教育欠缺,以及疾病傳播管控不當,造成當地許多部落之瘧疾猖獗、愛滋病肆虐,婦女在生育時亦面臨諸多的挑戰。尤其是在坦尚尼亞的原始部落,如馬賽族部落之中,許多的孕婦尚未有正確的健康觀念,在生產過程中也缺乏醫師、護士、助產士等醫療專業人員的協助,加上父系社會的傳統觀念限制等因素,母嬰無法獲得完整的醫療照護資源,導致許多新生兒的感染、早夭,以及孕婦的死亡,每年有無數無辜的寶貴生命在坦尚尼亞殞逝。
 
  坦尚尼亞馬賽部落的居民,面對當地的醫療貧乏、教育資源缺少以及母嬰照護的種種問題,輔大醫學院的師生們,覺得自己有責任、有熱情、也能有所準備。在龍若望神父與台飛國際交流協會的指導,輔大醫學院大力支持和協助之下,輔大醫學院學生發揮醫學方面的專長,為當地住民的醫療衞生問題、母嬰照護與教育方面貢獻己力。

 


輔仁大學非洲坦尚尼亞醫療服務志工團

國內部分

台東暑期健康服務營(自2010起迄今,每年7月初出隊)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台東地區,本院組成緊急志工團前往災區服務, 2010年組成「台東健康服務營隊」,陪著大鳥國小學童及當地居民走出災後陰霾、教導正確的衛生教育觀念,特別於營隊中,安排不同層面的活動,包含:學童課業輔導、心靈關懷、衛生教育及團康課程等。並有公衛系老師帶著研究生進行社區調查。
 
  2011年7月再次出團,針對大鳥國小學童及大武國中在生活、健康、環境三個不同的面向,設計各項活動,以實現本院「成己達人」之院訓精神,並藉由本院師生健康照護專長服務大眾,關照社會上弱勢族群。針對大鳥國小學童,依生活、健康、環境三個不同的面向設計活動內容。
  1. 生活面向~課輔、團康:藉由主題性活動帶領孩童在遊戲與學習中建立與他人合作的關係,讓學童可以適度的表達情感,以達到欣賞自己、表現自己與肯定自己的概念。
  2. 健康面向~衛教、心靈關懷:
  1. 輔大健康操:教導健康操鍛鍊強健體魄、示範抒壓操以抒解壓力。
  2. 心靈關懷活動: 包括讚美轟炸、藝術練習及收藏快樂等活動。
  3. 性教育宣導活動:內容包括兩性平等教育、男、女性青春期教育。
  4. 口腔衛生衛教活動:包括認識我們的大嘴巴、蛀牙的形成與預防及貝氏刷牙法教學與練習。

  針對大武國中學生,開設吉他班及美術班;就原住民的本質在音樂及藝術方面有較高的天份,但缺乏外在環境的培育,因此服務成員藉由本身才藝開設密集的課程,使他們能接受不同的刺激,以利開發其潛能。

  因著活動設計具核心思維,涵蓋不同面向,且學生的態度謙和但有原則,對率性的原住民孩童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深得國小及國中校長的讚許,主動邀請我們繼續出團。我們也秉持熱忱的心,繼續將這份關懷與愛心傳遞下去,照顧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2012年起加入『台東大武鄉醫療服務』-依當地居民疾病問題及需求,結合嘉義長庚醫院提供公益醫療服務,此次服務分為兩部份;1.針對中小學生,以視力、聽力及口腔保健為主要內容。2.針對一般民眾,則提供口腔篩檢、骨質密度檢查以及血壓血糖檢測等服務;協助當地有視力方面問題之居民及小孩,並透過此次公益醫療及社會資源能夠使他們視力獲得矯治,提升自我生活功能及品質。

  依著本院這幾年來在當地服務經驗發現:大武鄉有許多視力不良學童,因當地缺乏眼科醫師及配鏡困難無法進行視力矯治,而導致多起意外受傷事件;因此,自2013年除持續服務學習外,特別與嘉義長庚醫院團隊合作,協助當地學童進行視力檢查、矯正與配鏡服務,並將服務對象擴及當地社區民眾。

  日後將持續以『台東健康服務營』及『台東學童視力檢查及配鏡服務』模式在地生根,讓當地學童及居民能有共多的助益。

 

 歷年志工招募海報與成果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