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課程(1)大學入門

使命特色課程
 
歡迎你,輔大新鮮人

文/戴台馨 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中心主任(前)

新環境、新挑戰
 從高中到大學是一個人生命中的轉捩點。
 與過往二、三十年相比,大學的入學管道已經多元化且複雜化,推薦甄試、繁星計畫、指考分數…不一而足。另一方面,高中學生的自主意識,卻並沒有相對的升高。大致來說,當前高中生的目標,仍以升學,且以進入名校為主。這當然不能怪罪他們;畢竟,在父母師長的心目中,在社會評比的排序上,已然深入人心的價值觀,豈容輕易翻轉、顛覆!他們一旦成了大學新鮮人,擺脫了「升學」的桎梏,開始會有些另類想法。
 少子化使絕大多數高中生受到家長細心呵護;不僅衣食無缺、起居關注,天天接送上下學的,亦不乏其人。上了大學,遠離家園,號稱獨立自由了,但適應新環境、結交新朋友、張羅衣食住行之餘,尚須兼顧新知的吸收及領悟不同的教與學,在在皆是新經驗、新挑戰。
 大一新生對於所就讀的科系,往往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專業學科有趣嗎?前景如何?需要什麼樣的基礎知識呢?是否困難?會不會喜歡?…一連串的問號,如果能及早得到一些指引,對於大學四年的學習,應會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果。新鮮人的困惑與渴望
 為了幫助大一新生妥善規劃大學生活及未來的生涯藍圖,輔仁大學從新生訓練開始,即利用各種工具,包括問卷、專訪及與導師一對一的晤談等方式,去瞭解當屆各科系新生的特質與需要;尤其是其內心的困惑與渴望。
 一般而言,新鮮人:
  • 不太瞭解大學是什麼?
  • 不太知道如何自主地追求知識?
  • 如何獲得真誠的新友誼?
  • 想修戀愛學分又不知如何得分?
  • 追隨興趣參加社團,但不懂得「獨善其身」與「兼善天下」之間的抉擇?
  • 如何領導?如何分工合作?
  • 挫敗、受拒而惶恐、痛苦的時刻,如何求助?
  • 「我」為什麼而活?
  • 「我」懂得生活嗎?
  • 「我」未來要做什麼?
 
輔大的「大學入門」
 輔大自八十四學年度起,經全校共同科會議及課程委員會的討論,決議要在大一上學期,開設二學分的「大學入門」共同必修課程。內容係以回應新鮮人的需要與渴望為主;包括下列等九個單元:
 一、大學教育的理念與使命
 二、校、院、系概況介紹
 三、讀書的觀念與方法
 四、聆聽、溝通、表達與自我認識
 五、情感與人際關係
 六、群己關係與社會意識
 七、人生意義的追尋
 八、生活大師
 九、生涯規劃與人生藍圖
迄今,已實施近二十個年頭;其間歷經兩次改革,主要係答覆時代訊號,增列:
 十、服務學習的理念與社會參與
 十一、全人教育的定義與生命教育
 十二、關懷弱勢與宗教信仰
 十三、公民教育與現代社會
 十四、自主、自由與自主學習

 改革之所以能順利進行,係拜本校為一所擁有十一個學院的綜合大學之賜,全校各專業科系以其為後盾,各單元可經由各學院系教師靠研習會議,彼此學習、相互支援而循序漸進。行政體系的支援是關鍵
 102學年度上學期,日間部四十七個學系,十二個學位學程以及進修部二十個學系,均以建制班共開設九十五個班。各學院、科系之特質與精髓皆已融入本課程。
 根據大學入門課程委員會多次對修課學生及任課老師的意見調查資料顯示,85%以上的學生與老師都認為這門課有助於大一新生進入大學後的學習與生活適應;學生自評的學習態度以及對教師教學的積極程度,也大多是給予正面的評價。先後亦累積不少教材彙編及各單元使用的錄影帶和投影片等輔助教材。
 這樣的成果與績效,絕非倖致。行政體系的支援是成敗的關鍵。
 以大學教育的理念與使命為例,楊敦和前校長曾委請大學入門課程委員會中,賦有使命感及教育熱忱的教師,合作編纂完成《大學入門》一書,為不同學科領域的教師,提供了兼具知識性與實用性的專書。
 再看校、院、系概況的介紹,輔大校史室在人力極度缺乏的情況下,以向教育部教卓計畫申請到的一小部分經費,訓練一名約聘專任助理,帶領數位工讀生,全力支持各班教師帶來參觀,瞭解校史。同學們非常驚訝地聽到:1949年以前,北平輔仁大學時期的校園在恭王府,那是對他們而言,只有在看偶像吳奇隆校友演清廷連續劇時才出現的場景,竟然是校史的一部分。
 聆聽、溝通、表達與自我認識單元,有學生輔導中心的主任及專、兼任老師協助訓練,更擴及有興趣也想深造一番,而以小團體進行的教師精進班。教學相長,良有以也。
 生活大師單元有民生學院食品營養學系、織品服裝學系、流行服飾學系、兒童家庭學系、景觀設計學系、餐旅管理學系以及護理學系、老人照護學位學程等教師的參與和開講……。教師們發現,對老人照護課程用心聆聽的學生相當多,原來他們都是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呵護、養育下成長的,想學習如何反哺照顧他們。不做第一,但求唯一
 價值觀的建立,是輔仁大學身為一所天主教創辦的宗教大學,最為念茲在茲的課題。
 現代大學源自中古時代的天主教會,並於十九世紀經由基督宗教的傳教士引進中國。但不久即引起嚴重反彈,至今台灣的教育界仍對宗教大學不夠放心。
 輔仁大學除須面對其他公、私立大學的挑戰外,還需承續宗教大學的傳統:服務社會及答覆大眾的需求,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社會責任,也是明日社會所需要的珍貴資源。
 本校需在立足點公平的前提下,面對他校甚至來自國際的競爭,更期望在競爭中達到雙贏境界(win-win situation);不但自我能成長,對社會有貢獻,更進一步能對台灣高等教育有些許影響力。這當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前黎建球校長,八年任期中的策略是「不 做第一,但求唯一」。
 「大學入門」,本校出書最早,是唯一。
 「全人教育」的理想,希望能影響學生的 價值觀。心心念念的價值觀是什麼呢?
 不像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為培養政府文官,教學生追逐權力;
 不像美國史丹福大學,為栽培傑出的企業領導人,教學生追逐財富;
 不像法國巴黎許多藝術學院,為藝術家所嚮往的殿堂,努力展現卓越才藝,教學生追 求「被看見」,求名、求成功;
 全人教育的理想是為培育出身、心、靈健「全」發展的「人」,是為全人;而「大學入門」是第一步。本著對人、對天、對自然的尊重,衍生出對正義、和平的關心;藉服務學習和關懷偏鄉教育的實質行動,實踐仁愛精神。這些價值均明顯地呈現在上述十四個課程單元之中。
 
校園「潛在課程」是特色
 許多學校都有戶外教學平台,輔大亦有。但敘說平台建築始末,一般大學當作小事一樁,本校卻將之視為機會教育的一環,審慎撰寫,因而有這樣的文字:
吾愛吾師
 民國60年的秋天,張宇恭神父在此開啟了同舟社一群夥伴的精采人生,如同一艘船帶來了揚帆四海的聚散,時光飛逝......。
 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們懷著感恩,獻上象徵同舟精神與醞釀仁愛情懷的學習平台,彰顯張神父在我們生命中留下的美好印痕與軌跡,並願我輔大校友永懷夢想,揚帆四方。             

林全暨同舟社畢業社友敬獻

                        中華民國100年12月3日

 春節的團拜前,先由校牧帶領全體一級主管及教職員工生,在摸獎活動前祭天,江漢聲校長帶領敬祖,上香、獻花,感念先人恩澤。
 復活節以「耶穌是世界上第一位捐血人」(因祂為人類贖罪而流血致死),舉辦捐血活動,使命副校長(Vice President for Mission)帶領挽袖捐血,許多大一新生捐血後,喜獲本校食品營養系生產的冰淇淋兌換券及文德餐廳老闆夫人主動捐贈的超大波羅麵包券,當做捐血補品。
 醫學院在淨心堂以莊重溫馨的禮儀,感恩捐贈大體作解剖用的「大體老師」。校園裡雕塑大師楊英風親製的環抱式十字架、木雕大師朱銘的聖母像,均為表達對老校長,醫學院全體師生(包括大一新生)都參加羅光總主教的提攜之恩,從羅馬學成歸國後,奉獻所學於台灣鄉土…。結語:仁愛精神是核心基礎
 清明節,大一新生每班派代表二十人,由導師帶領,參加祭天敬祖典禮,和新生訓練的入門禮及六月的畢業典禮,同樣受重視。同學手製小巧卡片,寫著追思先祖、已亡父母或車禍身亡同學的名字,在四十分鐘的典禮過程中,安靜地點亮手中可愛的蠟燭,為亡者祈禱、致謝…。
 輔大校園文化中充滿了「潛在課程」,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領悟愛的真諦,落實仁愛精神。
 未來一年,全人教育課程中心努力的方向是提升學生的自主性以及為教師在校園內提供足夠的空間,能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中,運用理性及批判性的思考,探索如何以學生學習為主軸的教學,迎向新的一批新鮮人。 

           
   



   

 
 
 
 
 

大體老師紀錄片電影座談會
從解剖探生命意義
在台灣捐贈遺體做為解剖課教材使用的亡者,被尊稱為大體老師,在極度重視亡者身體安葬的亞洲,需要面對親人的不捨,獲得深厚的瞭解與支持。而這樣貢獻的心意,將帶給家人以及醫學院師生什麼改變?「活著」到底是什麼意思?當生命的終點不是身體的毀壞,而是影響力,人們會如何決定自己生命的色彩?
文案來源: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一窺大體老師生後故事 探討生死議題

記者楊惟敬、羅勻報導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特映會暨座談會二十五日在國璽樓一樓國際會議廳舉行。紀錄片以去年度醫學院的大體老師林太太作為核心人物,從林太太的家屬、醫學系師生的角度來了解大體老師,進而探討生與死的課題。現場有兩百多位醫學院學生到場欣賞。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導演陳志漢在座談會中分享拍片的緣起與過程。(醫學教育中心鄭秀儀提供)

導演陳志漢表示,自己很關注生命的議題。他曾與一位婦產科醫師聊天,發現這位醫師雖然每天幫許多孕婦看診,但他卻與孕婦們不太認識。病人與醫生之間生疏的關係,讓他想到醫學系學生在大體解剖課之前探訪大體老師的家屬就像醫生試著去了解自己的病患,所以他後來與醫學院教授王嘉銓談論拍一部關於生命的紀錄片。
他認為自己只是紀錄大體解剖課的過程,真正偉大的是大體老師。他也勉勵台下以後要成為醫生及護理人員的學生,要重視跟病人的關係,同時思考自己要甚麼生命、如何結尾。
片中大體解剖課學生陳泰源(醫學五)現在在新店耕莘醫院見習。他說:「上完解剖課後,除了對解剖有更多認識,也了解自己以後不是面對疾病,而是人。」陳泰源分享,大體解剖課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剃掉大體老師頭髮的那刻。剃髮之前還是他們原本在訪談中認識的大體老師,剃完之後內心就有一股從那刻開始就要好好學習的想法。
醫學院宗輔老師王文芳說:「導演很厲害,讓我們忘記攝影機的存在,讓我們可以在攝影機前自然地說出想說的話。」陳志漢認為,拍攝紀錄片之前,讓被拍攝的人先適應攝影機才會呈現最自然的一面。陳泰源則補充:「導演在暑假時開始跟組員接觸,試著了解他們的生活,並從不同的角度呈現大體解剖課」。

陳志漢與醫學院教職員、學生合影。由左至右,醫學系職員梁坤義、大體解剖課教授蔡怡汝、導演陳志漢、醫學院宗輔室老師王文芳、醫學院學生。(醫學教育中心鄭秀儀提供)

陳志漢認為,當學生畫下解剖刀的那刻最衝擊。他開拍的半年前就開始透過林先生了解林太太的生活細節,彷彿林太太就像自己的朋友,所以學生畫下解剖刀的那刻很感傷,但是回去看帶子時,心境又會轉換回導演的角色,恢復理性。他說:「內心中的理性與感性兩者的角色並不衝突」。
曾擔任金馬獎評審的耶穌會單位代表神父嚴任吉說:「很感謝導演拍這麼棒的紀錄片讓大家了解大體老師,電影中醫學系學生幫大體老師剃頭髮的那一幕,特別震撼人心」。
醫學系大體解剖課教授、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蔡怡汝說:「自己大學就到台北求學,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變少,與電影中父女之間的關係相似,這次拍攝紀錄片,讓他有機會了解自己的媽媽,也希望媽媽看到電影後,能了解自己女兒在輔大的工作歷程」。
(資料來源:輔大新聞網)